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擋水板面積及尺寸要求探討
- 室外消火栓栓口設置不合理,地下式消火栓未設標識
- 民宿的門一定需要有自動關閉的功能嗎?
- 沿街店鋪“九小場所”火災如何有效預防?
- 寧夏迅速開展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拉網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 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 防煙排煙系統工程常見問題及其規范要求
- 強制性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的對比及變化
- 倉庫高頂煙感探測器測試快速便捷方案探討
- 預作用閥組模塊安裝問題:挑戰、應對與優化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新聞
消防普及||消防古今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1-09-08 07:23:37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709
消防普及||消防古今
走水
古今消防知多少
消防
古今消防
歷代消防專員演變

縱觀歷史,人類是唯一會使用火的生物,但有火就會有火災,也就有了火災處理的專員。
黃帝時期
設置了專門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員,稱為“火政”。
周朝
稱司煊、司耀
漢朝
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有明確職責的“消防員”——“執金吾”。執金吾相當于中央衛戍部隊的最高長官,屬于高級軍事干部。負責維護帝都的安全,制造、貯存和管理兵器,以及水火災等非常事件的專門處理。雖未將消防責任單獨分離出來,但也稱的上是消防員的鼻祖了。
唐代
京師長安建有“武侯鋪”的治安消防組織,分布各個城市和坊里。但這個時期的武侯鋪也并不只是在長安市民大呼一聲“火起”才會出現,它還擔負著維護城內的日常秩序和治安的責任。武侯鋪受左右金吾下屬左右翊府領導,類似現在的片兒警城管消防集合體。
北宋
北宋軍巡鋪是世界上最早的專業化公共消防隊,這也是中國最早意義上的專職消防隊,創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其組織之嚴密,器械之眾多,制度之完善,在世界消防史上屬史無前例。主要任務是“夜間巡警”,督促居民按時熄燈,消防火災隱患。

明朝
明朝消防體制發展逐步走向分工化、多元化。京城設有“紅鋪”112處,每鋪有火丁官軍10人,一些城市還組建了專業的消防部隊--火兵。

清代
清代消防隊伍的名字非常直白——救火兵丁。救火兵役固宜專設責成,更須操演熟練。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清代消防隊伍的職業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除了專業的人員選拔外,其日常訓練也更加規范化。各人負責各人的救火器具,每日訓練救火器具的使用方法和與團隊其他成員的互相配合。職能明確,分工合作,這已經隱隱有了現代化管理的味道。
★ 古今消防 ★
古代消防器具盤點
從最早的提拉木桶舀水滅火到牛皮包裹的水囊、水彈再到壓縮噴射的“水龍”,都充滿了最樸素的實用主義風格。針對具體的火災情況和周邊的建筑特點制造相應的消防器材,是古代最具消防智慧的體現。
★
水袋、水囊
水袋是用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裝三四百斤水,袋口綁起來,插進一根去節的竹子,水就可以通過這根竹子流出來,出現火險時,就由三五個壯丁抓著竹子借助袋口,向著火點注水。

水囊用豬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裝著水,起火時,把水囊扔到著火點上,水囊被燒破,里面的水就能流出來滅火。
★
唧筒
明代,一種被稱為“唧筒”的滅火裝置出現了,這在當時應該稱得上是較先進的設備。據記載,“唧筒”的特點是“簡是長竹,下開竅,以絮囊水桿,自竅唧水”。它既能汲水,又能排水。

★
水龍
水龍是清代出現的引水滅火工具。其工作原理是一壓一抬木質手柄,裝在桶里面的水受壓就會通過軟水管噴出來,這時只要將軟水管對準著火點,就能滅火了。早在同治年間,就有民間自發成立的消防組織“水龍局”。

★
太平缸
紫禁城由于里面的房屋都是磚木結構,極易著火。為了以備救火之需,便在很多宮殿前面放了大水缸,名為“太平缸”或“吉祥缸”,明清時期,共有308口這樣的大缸。

★ 古今消防 ★
現代消防設備盤點
時過境遷,如今的防滅火手段、消防戰士和消防器械,已經遠遠不是古代可以比的。
★
消防報警系統
彌補火災發生前的消防預警板塊,對提前預防、實時發現火災隱患和危險具有重要作用,涵蓋了火災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電源監控系統等一系列前瞻預警系統。

★
消防滅火設備

用于滅火、防火以及火災事故的器材。用于專業滅火的器材。如常見的滅火器、消火栓等系統以及七氟丙烷等滅火裝置。
★
消防救援設備
當代消防員一般都配備了高科技的消防救援設備,包括專業的消防車、消防登高車、個人防護設備以及醫療支持設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