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擋水板面積及尺寸要求探討
- 室外消火栓栓口設置不合理,地下式消火栓未設標識
- 民宿的門一定需要有自動關閉的功能嗎?
- 沿街店鋪“九小場所”火災如何有效預防?
- 寧夏迅速開展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拉網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 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 防煙排煙系統工程常見問題及其規范要求
- 強制性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的對比及變化
- 倉庫高頂煙感探測器測試快速便捷方案探討
- 預作用閥組模塊安裝問題:挑戰、應對與優化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新聞
教育部緊急通知:預防溺水,刻不容緩,請家長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1-07-09 09:26:23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656
教育部緊急通知:預防溺水,刻不容緩,請家長和學生務必看一看!
暑假快樂,安全第一,隨著中小學陸續放假,學生溺水事故也進入了高發期。
7月7日,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6名學生(年齡在15至16歲之間)在黃河堤壩內玩耍失聯。永濟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7月9日早7時34分,在距離事發地點1公里處回流灣附近,又搜尋到1名失聯學生,已無生命體征。目前,已搜尋出2名失聯學生,善后工作正在妥善處置,搜尋工作還在繼續開展。智淼消防檢測設備
隨著炎熱的夏天到來,每年因青少年兒童游泳或玩水導致溺水身亡的慘痛事件時有發生。溺水死亡,已是孩子的頭號殺手,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緩。
為做好預防學生溺水事故有關工作,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生命安全,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做好防溺水工作。
(點擊圖片放大)
據統計,溺水已成我國兒童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死因,全國每年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14歲以下的占比高達56.58%。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迫切希望各位家長把孩子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切實履行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與監護職責,不管您有多忙,時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現將有關知識提醒如下:
發生溺水死亡的原因
1、在水邊玩耍
2、下水摸魚
3、撿落入水中的物品
4、擅自下河玩水
5、三五成群結伴游泳
溺水事件的高發時段
1、放學后
2、周末
3、節假日
4、暑假期間
孩子出門,家長應做到“四知道”
1、知去向
2、知同伴
3、知歸時
游泳時要注意
1、下水前要先熱身,避免手腳抽筋
2、全身淋水,適應水溫
3、不要逞強,不熟悉水性要帶上游泳圈
4、禁止私自去深水區游泳
5、身體有任何不適馬上上岸,或者及時求助
以上這些防溺水安全知識,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牢牢記在心里,踐行在行動中。
家長與孩子應掌握有效的溺水自救和施救技能,這樣,一旦不幸溺水,孩子們才能在溺水危機中,最大程度地爭取一線生機。
自己溺水
1、保持鎮靜,不要慌張,全身放松下來,不要胡亂掙扎;
2、盡量調整身體,頭部后仰,露出口鼻,用嘴吸氣、用鼻呼氣,以防嗆水,大聲呼救;
3、如果身邊有漂浮物,盡力抓取,爭取自救;
4、被營救時,聽從指揮,不要去抓抱營救者的手、腿、腰等部位;
游泳時不同部位抽筋的處理方法
(1)腳趾抽筋:將腿屈曲,向抽筋反方向用力將腳趾反復拉開,扳直。
(2)腳掌抽筋:迅速用手扳起腳尖,使足背屈,另一手用力按揉腳掌抽筋部位。
(3)小腿抽筋:最常見,緩解方法也較多,這里介紹其中一種手法:先吸一口氣,仰浮在水面上,用抽筋腿對側之手握住抽筋腿的腳趾,并將其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另一手掌壓在抽筋腿的膝蓋上,幫助小腿伸直,促使抽筋緩解,也可以將足跟向前用力蹬直,同時用一手握住抽筋腿的腳趾并朝足背方向扳拉,另一手輕輕按揉抽筋的小腿肌肉。
(4)大腿抽筋:大腿與身體成直角并彎曲膝關節,然后用兩手抱著小腿,用力使它貼在大腿上并做振顫動作,隨即向前伸直。
(5)手指抽筋:將手握拳,然后用力張開,張開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復數次,至解脫為止。
(6)手掌抽筋:用一手掌將抽筋的手掌用力向下按壓,并做振顫動作,直至緩解為止。
(7)手臂抽筋:將手握成拳并盡量曲肘,然后用力伸開,如此反復數次。
(8)腹肌抽筋:較少見,但危險性極大,應立即呼救,做收腹挺胸動作,并趕快上岸,仰臥,盡量伸直軀干。凡抽筋通過以上方法仍不能緩解者,應一面呼救,一面用健肢做打水動作游到岸邊,上岸后及時擦干身體穿衣保暖再進行按摩處理。
他人溺水
切忌:不得擅自下水施救,不得手拉手搭人梯施救。
如何施救:
1、及時向家長求救,撥打120、110;
2、向溺水者拋擲救生圈、木板等物,讓溺水者可以浮出水面,等待救援;
3、利用竹竿和長繩營救,自己趴下避免被拉下水。
誤區一:孩子溺水后會大聲呼救掙扎
青島救生協會會長王超說:“孩子溺水時,在水里抬不起頭來,他就無法呼救,喊不出聲。”
“手也伸不起來,因為往上一伸手,就往下沉,大人就會以為,他在里面戲水。”
所以,當你看到孩子在水中很安靜時,就一定要過去托他一下,看他到底是不是在玩,也許因為你這一托,孩子的命就保住了。
誤區二:孩子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有一句俗語: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正是因為會游泳,所以會麻痹大意,輕易下水,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而那些不會游泳的,就不會下水,哪怕下水也會帶好游泳圈,反而更安全。
誤區三:游泳技術好就可以獨自救人
有些溺水者已經失去了意識,當有人施救時,會因為求生意愿本能的用力抱住施救者,如果掙脫不開,不僅救不了人,自己也會送命。
誤區四:上岸了就不會溺水
在美國,一個小男孩和父母去游泳,晚上回家之后,說自己肚子疼,上吐下瀉,肩膀也疼。
被送到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是溺死的。
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干性溺水”,比較專業的解釋是:受到強烈刺激,例如水或者是驚嚇,過度緊張,導致喉頭痙攣,結果聲門關閉不能正常呼吸,窒息而亡。
所以,孩子在游泳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如果孩子嗆水,尤其要重視。

請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
適時向孩子傳授預防溺水知識
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
防止溺水事件發生
內容來源:智媽說、澎湃新聞、新聞坊,消防安全教育平臺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