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強制性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的對比及變化
- 倉庫高頂煙感探測器測試快速便捷方案探討
- 預作用閥組模塊安裝問題:挑戰、應對與優化
- 商場、市場消防安全風險檢查92個關鍵點
- 一般的消防設備有哪些?哪里能看到這些設備?
- 消防水幕噴頭阻斷輻射熱檢測設備:技術挑戰與應用前景
- 防火卷簾控制柜消防施工標準探討
- 消防設備檢測工作對安全有什么要求?
- 如何進入消防檢測行業?:職業發展路徑與行業洞察
-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新聞
新規:消防要實施非現場監管!維保項目全過程記錄執業活動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4-07-20 17:17:45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288
新規:消防要實施非現場監管!維保項目全過程記錄執業活動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消防監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消防非現場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
2024年7月18日
北京市消防非現場監管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工作目的】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消防監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不斷加強和改進消防監管工作,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北京市加強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結合消防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概念定義】本辦法所稱非現場監管,是指消防救援機構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收集、分析、評估監管領域有關數據,對單位落實日常防火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設施運行、預案制定及演練等法定職責情況開展非現場檢查,開展分級分類監管。
第三條【基本原則】消防非現場監管應當遵循依法依規、精準高效、無事不擾的工作原則。
第四條【信息系統】本市建立消防一體化綜合監管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用于收集、分析、評估有關消防安全數據,開展非現場檢查和分級分類監管。
第五條【鼓勵政策】鼓勵單位安裝應用非現場監管數據采集設備,已安裝非現場監管采集設備并接入全市監管系統的,納入本市消防安全信用評價加分事項,作為消防領域“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的依據。
第二章 數據分析及應用
第六條【數據采集】系統通過對接本市大數據平臺和相關業務應用系統,歸集單位的消防管理、監管、公共信用等數據,采集單位建筑規模、消防行政許可、行政檢查執法、經營業態、日常自主管理、消防工作檔案等基礎數據,形成單位的消防信息數據庫。
第七條【數據分析】市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健全消防安全風險指標和信用指標體系,建立數據分析模型,按照風險四級、信用四等九級的分級原則,對歸集、采集的數據進行量化分析評價,實現對單位消防安全風險和信用狀況的分級管理。
系統運用消防安全風險、信用評價結果,綜合評價單位“風險+信用”等級,作為分級分類監管的依據。
第八條【結果運用】市消防救援機構將評價結果在系統中向社會公示,提供預警和防范服務,指導單位自主降風險、守信用。同時,將評價信息共享至本市大數據平臺,供有關行業部門、屬地政府在消防安全管理活動中參考運用。
第九條【分級監管】消防救援機構對于不同“風險+信用”等級的單位,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
第十條【計劃制定】在制定年度檢查計劃時,對風險較高、信用等級低的單位,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對風險較低、信用等級高的單位,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
第十一條【檢查執法】在開展監管執法時,對風險較高、信用等級低的單位,適時組織專家檢查、部門聯合檢查、跨區交叉互查,依法嚴格處理違法行為,加強信用懲戒,實施重點監管;對風險較低、信用等級高的單位,通過“非現場”檢查方式能夠實現檢查目的的,可以不開展現場檢查,對違法行為適用“首違不罰”“首查不罰”等柔性執法措施。
第三章 非現場檢查
第十二條【非現場檢查種類和方式】消防救援機構通過系統對單位落實日常防火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設施運行、預案制定及演練等法定職責以及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活動情況開展非現場檢查。
消防救援機構可以通過系統巡檢和人工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實施非現場檢查。
第十三條【系統巡檢】系統通過數據采集、分析、比對自動實施非現場檢查。
對異常數據信息實行清單管理,在系統中記錄并向有關單位自動發送提示信息或者責令限期改正。
單位在提示期限或規定期限內更正數據的,系統識別后自動移出“異常數據清單”;未及時更正數據的,系統生成“待處理清單”,對單位進行信用記分,分級分類實施監管。
第十四條【人工抽檢】消防救援機構通過制定非現場檢查計劃,利用系統有計劃地檢查單位防火巡查檢查、預案制定及演練、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事項,對消防控制室值班值守情況進行抽查。
系統全過程記錄檢查情況,對異常數據信息由消防救援機構通過系統向單位發送提示信息,指導更正數據;
單位在提示的期限內更正數據的,系統識別后自動移出“異常數據清單”;未及時更正數據的,納入“待處理清單”,對單位進行信用記分,分級分類實施監管。
第十五條【對日常防火檢查職責的非現場檢查】系統定期對單位填報的防火檢查信息進行分析比對,自動篩查未按法定頻次記錄防火檢查情況的單位,自動發送法律文書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系統自動立案,由消防救援機構依照《北京市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規定》第三十條調查處理;
系統自動歸集單位防火檢查以及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中記錄的火災隱患信息,為單位建立“自查整改清單”,作為單位管理火災隱患、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改進消防安全措施、加強自主管理的參考依據;
單位可以自主選擇利用系統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記錄火災隱患整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責任人員、整改方案、整改期限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替代措施,消防救援機構在消防監督檢查時對已記錄且正在按照計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各項措施的,依法責令改正、指導整改,不予行政處罰。
第十六條【對消防控制室值班職責的非現場檢查】系統自動歸集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崗位資格信息進行分析篩查,并與國家崗位資格信息庫進行數據比對,將單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無崗位資格、人員數量不足、“掛證”執業等情況納入“異常數據清單”。
消防救援機構對消防控制室值班值守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發布點名任務,通過在規定期限內向系統回傳現場視頻等方式,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在崗履職情況。將單位未及時響應或值班員不在崗的情況納入“異常數據清單”。
第十七條【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職責的非現場檢查】系統通過歸集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合同信息和記錄信息,分析單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情況,并將檢測記錄中不合格事項自動歸集至單位“自查整改清單”。將未簽訂維保檢測合同或者未開展檢測維?;顒拥那闆r納入“異常數據清單”。
第十八條【消防設施運行狀況非現場檢查】系統通過歸集消防設施物聯感知信息,識別單位自動消防設施的動作、故障、屏蔽信息,監測水壓、水位、防火卷簾、防火門等工作狀態信息,將故障、屏蔽以及監測預警信息納入“異常數據清單”。
第十九條【預案制定及演練】系統通過篩查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以及演練數據,將未制定預案及未開展演練情況納入“異常數據清單”。
消防救援機構可以通過系統對預案內容、演練情況開展非現場檢查,對預案內容和演練情況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納入“異常數據清單”。
第二十條【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活動的非現場檢查】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在本市開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等執業活動時,應當按照本市從業準則規定使用北京市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系統,全過程記錄執業活動、出具結論性文件。
系統嵌入國家和本市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技術規范要求,為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按照標準執業提供信息化支撐,并利用電子圍欄、身份識別、現場圖傳等方式,保障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真到場、真檢測、真記錄”。
第二十一條【待處理清單核查】對于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設施運行、預案制定及演練開展非現場檢查生成的“待處理清單”,應當由屬地消防救援機構組織現場核查。
屬地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消防非現場檢查“待處理清單”現場核查制度,統籌制定檢查計劃,明確抽查比例,組織現場核查工作。核查情況應當在系統中如實記錄,對拒不整改火災隱患或消防違法行為的依法處理或者移送有權處理機關。
第二十二條【證據要求】通過現場核查發現違法違規行為需要提取系統中電子數據作為證據使用的,應按照《消防救援機構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提取有關電子數據,聽取、查證當事人對該證據的陳述申辯,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
第二十三條【終止調查】經查證,因系統故障、信息錯誤、數據共享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違法事實不成立的,應當依法終止調查。
第二十四條【電子送達】非現場檢查的法律文書,經當事人同意,可以采用能夠確認其收悉的電子方式送達。當事人提出需要紙質文書的,消防救援機構應當提供。
第二十五條【監管檔案】消防救援機構應按照檔案管理要求及時做好非現場監管檔案歸檔工作,定期建立非現場監管對象、事項、檢查人員和后續處理工作檔案。
第四章 監管責任
第二十六條【依法履職】非現場監管是消防監管的創新方式,對于系統篩選、甄別、推送的待處理信息,應當按照本規定要求,統籌制定年度檢查計劃或者專項檢查計劃實施現場核查。
第二十七條【監管責任】消防救援機構未按照本規定要求,應核查而未核查、應當開展調查而未進行調查,或未履行本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法定程序開展檢查執法活動,造成危害后果或不良影響的,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信息質量】當事人提供虛假信息、瞞報謊報信息、故意干擾非現場監管的,依法處理或者實行信用懲戒。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動態更新】市消防救援機構對消防非現場檢查應用場景實行清單管理,通過挖潛數據資源,不斷加強數據歸集、分析和應用,逐步健全非現場檢查應用場景,建立非現場檢查應用場景的補充清單,按照程序制定執行,并遵守本辦法有關規定。
第三十條本辦法由市消防救援機構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試行,試行期一年。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消防非現場監管工作,提升消防監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不斷加強和改進消防監管工作,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北京市加強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制定本辦法。
一、制定背景
2023年以來,市政府大力推進非現場監管工作,印發實施《北京市加強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要求2024年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模型算法,探索應用;2025年非現場技術手段全面投入應用,模型算法優化迭代;2026年非現場檢查量占比超過60%,到2027年占比超過80%。市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專題調度工作進展,部署工作任務?;诖?,市消防救援總隊專門建設了“北京市消防一體化綜合監管服務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單位落實日常防火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設施運行、預案制定及演練等法定職責情況開展非現場檢查。
二、制定依據和主要內容
《辦法》主要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北京市加強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法律法規制定,共設置五章30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明確消防非現場監管的定義、原則和應用的信息系統。消防部門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按照依法依規、精準高效、無事不擾工作原則,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單位落實日常防火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設施運行、預案制定及演練等法定職責情況開展非現場檢查,開展分級分類監管。
(二)明確非現場數據分析方式和結果應用模式。系統通過數據采集、分析和模型計算,評價出單位“風險+信用”等級,結合單位等級,分級制定監督檢查計劃,分級開展專項檢查,分級實施柔性執法。
(三)規范非現場檢查的方式和種類。非現場檢查的方式主要包括系統巡查和人工抽檢,系統巡查是信息系統通過數據采集、分析、比對自動實施非現場檢查,通過清單化管理、自動短信提示、整改移出清單、逾期不整改現場核查的機制開展非現場檢查;人工抽查是消防救援機構通過制定非現場檢查計劃,利用信息系統人工檢查單位消防安全狀況,督促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非現場檢查的種類主要是對單位落實日常防火檢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設施運行、預案制定及演練等法定職責情況開展非現場檢查。
消防非現場監管屬于創新監管模式,鑒于此《辦法》還明確了要不斷加強數據歸集、分析和應用,逐步健全非現場檢查應用場景,建立非現場檢查應用場景的補充清單,按照程序制定執行。
來源:北京消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