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支持
新聞資訊
- 強制性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的對比及變化
- 倉庫高頂煙感探測器測試快速便捷方案探討
- 預作用閥組模塊安裝問題:挑戰、應對與優化
- 商場、市場消防安全風險檢查92個關鍵點
- 一般的消防設備有哪些?哪里能看到這些設備?
- 消防水幕噴頭阻斷輻射熱檢測設備:技術挑戰與應用前景
- 防火卷簾控制柜消防施工標準探討
- 消防設備檢測工作對安全有什么要求?
- 如何進入消防檢測行業?:職業發展路徑與行業洞察
-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維保維修
消防排煙系統維保檢測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2-03-05 14:52:43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870
消防排煙系統維保檢測
消防防排煙系統的具體維保檢測內容如下:
4.1機械防煙系統
4.1.1加壓送風口的布置、結構形式及功能
a. 樓梯加壓送風口宜每隔2-3層設一個。
b. 前室加壓送風口應每層設一個。
c. 風口宜用自垂式百葉風口、常開式百葉風口或正壓送風閥。
d.風口宜設在靠近地面的墻上。
查看送風口得手動、遠距離開啟是否正常;手動操作能否復位;安裝位置、設置及結構形式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4.1.2送風口
現場檢測:
風道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宜分別獨立設置送風系統,當必須共用一個系統時,應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風管上設置壓差自動調節裝置。
4.1.3正壓值
現場檢測:
防煙樓梯間:40pa至50pa。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25pa至30pa。
封閉避難層(間):25pa至30pa。
帶裙房的高層建筑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裙房部分不具備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符合上述要求。
關閉加壓區的所有門窗孔洞,啟動各加壓風機,對于前室或合用前室應同時開啟相應的加壓送風口,當風機運行正常后,用微壓計測量各區正壓值。
4.2機械加壓風機
現場檢測:
機械加壓送風機宜采用軸流風機或中、低壓離心風機。
風機位置應根據供電條件、風量分配均衡、新風入口不受火、煙威脅等因素確定。
風機應有主備電源,且切換正常。
主備電源切換后,風機應保持連續運轉。
中控室、風機房處應能正常啟風機,啟動后運轉正常,并有狀態顯示功能。
4.3機械加壓送風風速
現場檢測:
采用金屬風道時,風速不應大于20m/s。
采用內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屬風道時,風速不應大于15m/s。
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7m/s。
4.4機械排煙系統
4.4.1排煙口位置及形式
現場檢測:
排煙口應設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
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
排煙口距該防煙分區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在排煙支管上應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排煙口平時應處于關閉狀態,應設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手動裝置的位置要有明顯的火警標志并方便火災時的操作;排煙口手動及自動開啟應靈活可靠。
4.4.2機械排煙量
現場檢測:
a. 當排煙風機擔負一個防煙分區排煙或凈空高度大于6.00米的不劃防煙分區的房間時,排煙量應按每平方米面積不小于60m3/h計算。
b. 當排煙風機擔負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排煙時,應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計算
c. 中庭體積小于17000立方米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6次/h換氣計算;中庭體積大于17000立方米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4次/h換氣計算;但最小排煙量不應小于10200m3/h;
d. 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室,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且送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 。
4.4.3排煙管道
現場檢測:
排煙管道必須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裝在吊頂內的排煙管道,其隔熱層應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并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毫米的距離。
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調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若合用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應符合排煙系統要求。
系統風量應滿足排煙量。
煙氣不能通過其他設備(如過濾器、加熱器等)
加厚鋼質風管厚度,風管的保溫材料必須用不燃材料,并應符合排煙系統要求。
4.4.4排煙防火閥的設置
現場檢測;
排煙風機在其風機房入口或排煙分區支管處應設有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在排煙支管上應設有當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4.4.5機械排煙風速
現場檢測:
采用金屬風道時,風速不應大于20m/s。
采用內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屬風道時,風速不應大于15m/s。
排煙口風速不宜大于10 m/s,在一個排煙分區內的各排煙口風速應均衡。
4.4.6機械排煙風機
排煙風機可采用離心風機或采用排煙軸流風機。
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能連續工作30分鐘。
風機應有主備電源,并切換正常。
主備電源切換后,風機應保持連續運轉。
中控室、風機房處應能正常啟停風機,啟動后運轉正常。
排煙系統中,當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排煙風機應能自動啟動。
4.4.7空氣調節系統
風機的設置,風道材料及風口的布置,防火閥的設置,空氣調節系統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聯動功能試驗。
5.1鋼質防火卷簾門
外觀質量
現場檢測:
簾板、門楣、搗鬼、卷軸等部件的表面不允許有裂紋、壓坑及較明顯的凹凸、錘痕、矛刺、孔洞等缺陷。
相對運動件在切割、彎曲、沖鉆等加工處不允許有毛刺。
構件和零部件的組裝、拼接處不允許有錯位。
焊接處應牢固、外觀完整,不允許有夾渣、漏焊等現象。
零部件的外露表面,必須作防銹處理,其涂層,鍍層應均勻,不得有斑剝現象。
所有緊固件必須緊牢,不允許有松動現象。
5.2簾板
現場檢測:
簾板不允許存在孔洞和縫隙。
簾板兩檔板或防竄機構裝配牢固,簾板竄動量不得大于2毫米。
簾板運動時不允許有傾斜,卷簾的不平直度不大于洞口高度的1/300。
現場檢測:
簾板是否孔洞和縫隙。
查看擋板或防竄機構裝備是否牢固。用鋼板尺測量并記錄;當簾板竄動時,設置在簾板上的豎直標記位移
或測量簾板運行時是否有傾斜;測量時用鋼卷尺測量洞口高度及卷簾寬度,用塞尺使放于座板上的水平尺保持水平,計算出不平直度。
5.3導軌
現場檢測:
導軌應安裝牢固,預埋鋼件間距不得大于600毫米,安裝后垂直度每米不得大于5毫米,全長垂直度不超過20毫米。
導軌滑動面應光滑平直,不允許有扭曲、凹凸、毛刺等現象。
導軌頂部應成圓弧形,長度應超過洞口75毫米以上。
具有防煙性能的導軌必須有防煙裝置,使用不燃材料,隔煙裝置與卷簾表面應均勻緊密貼合,貼合面不應小于80﹪ 。
卷簾在導軌內運行應平穩、順暢,不允許有碰撞、沖擊現象。
簾板嵌入導軌深度應符合技術要求。
現場檢測:
導軌的安裝、滑動面、頂部形狀、隔煙裝置及在導軌內運行狀況。
用鋼卷尺測量預埋鋼件間距,用線墜和鋼卷尺測量垂直度。
用直角尺測量導軌頂部與洞口的距離。用直角尺測量簾板嵌入導軌深度。
5.4傳動裝置
現場檢測:
支座安裝牢固,軸承無異樣,加油充足。
各旋轉軸的鏈輪中心同軸一致,無破損。
卷門機的安裝必須留有檢修的空間,安裝應牢固,不得漏油。
卷門機應具有耐火試驗合格證。
5.5電動式卷門機
現場檢測:
應設置顯位開關,卷簾啟閉至上下限時,能自動停止。
應設手動啟閉裝置。
應具有依靠卷簾自重下降的功能,并具有恒速性能。
能使卷簾在任何位置停止。
控制箱應安全并便于檢修。
操縱裝置都應有明顯的操縱標志。
使用手動速放裝置時,臂力不得大于50N.
查看各項功能是否正常;用手拉動手動速放裝置,如感到阻力過大則用測力計測量手動速放裝置的臂力值。
5.6手動式卷門機
現場檢測:
具有依靠卷簾自重下降功能。
能使卷簾在任何位置上停止。
手動牽引力不應大于50N。
操縱裝置應有明顯的操作標志。
不允許采用螺旋扭轉彈簧或發條為卷動卷簾的機構。
卷簾啟閉、運行的平均噪音
5.6.1電氣安裝
現場檢測:
5.6.1.1電氣按鈕啟動操縱靈活,集中控制和聯動控制的動作靈敏準確 ;
5.6.1.2自動控制的電源、備用電源或蓄電池應能保證正常工作狀態,所用的電氣線路不允許裸露,應埋入墻內或有穿管;
5.6.1.3自動控制的保險裝置在卷簾附近2米范圍內的暴露部分即隨時能監控的部分;
5.6.1.4各電路的絕緣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
5.6.1.5查看電氣按鈕啟動操縱的靈活性、電源工作狀態及電氣線路安裝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5.6.1.6用鋼卷尺測量自動控制的保險裝置與卷簾距離;
5.6.1.7查看施工單位提供的絕緣電阻測試記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