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支持
新聞資訊
- 強制性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的對比及變化
- 倉庫高頂煙感探測器測試快速便捷方案探討
- 預作用閥組模塊安裝問題:挑戰、應對與優化
- 商場、市場消防安全風險檢查92個關鍵點
- 一般的消防設備有哪些?哪里能看到這些設備?
- 消防水幕噴頭阻斷輻射熱檢測設備:技術挑戰與應用前景
- 防火卷簾控制柜消防施工標準探討
- 消防設備檢測工作對安全有什么要求?
- 如何進入消防檢測行業?:職業發展路徑與行業洞察
-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設施檢測
消防檢測設備廠家總結超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特點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0-06-21 06:51:13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1240
消防檢測設備廠家總結超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特點以及對應措施
我國《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超高層雖無明確規定,但對于高度超過100m,層數超過32層的建筑在避難層、停機坪、消防水壓、滅火設施、正壓排煙及火災自動報警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其中,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特點是怎樣的?
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特點:
超高層建筑作為一個地區和城市的標志,建造耗資巨大,涉及建筑、結構、設備、防火、交通、能源、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是一個地區經濟、科技、美學的綜合結晶。但是,由于這種建筑物高度高、人員多、設備及管線系統復雜,火災事故的隱患大,在自然災害(地震、強風)、內部設備系統故障事故、人為火災等難以抗拒或防范的情況下,一旦發生火災,疏散與撲救都十分困難,將直接威脅著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火災是超高層建筑的頭號大敵,其消防安全成為不可避免的首要問題之一。
1
功能用途復雜、點火源多
超高層建筑主體建筑高、功能復雜,大多數主體建筑底層建有裙樓,作為商場、餐飲、娛樂等商業功能使用,主體建筑多數作為住宅、辦公、賓館等使用。而且超高層建筑的用電設備種類多,數量大,超載、短路、發生小火花的現象增多;車庫停車多、儲油量大;流動人員多,吸煙人多;雷擊現象、周圍環境飛火等也是超高層建筑可能發生火災的點火源,火災荷載密度大。
2
豎向管井多、可燃物集中,容易形成煙囪效應
超高層建筑內部垂直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排氣道、垃圾道以及其它封堵不嚴密的各類豎向管井眾多,其陳設和裝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易燃物品,一旦發生火災,容易沿著這些豎向管井快速蔓延。而且這些豎向管井猶如一座座高聳的煙囪,火災時,容易形成煙囪效應,助長煙氣火勢的蔓延。建筑高度越高,煙囪效應越強烈。實驗資料證明,超高層建筑中火災煙氣沿著垂直樓梯間、電梯井等豎向井道垂直上升的速度達每秒3到4米,有時甚至可達每秒8米。
3
安全疏散困難,人員密集,容易造成重大傷亡
40層以上超高層建筑著火時,要使人員迅速疏散到地面或避難空間十分困難。由于火災時客用電梯必須停止使用,消防電梯主要為消防隊員專用,消防云梯車的高度也有極限,所以樓梯間是人員垂直疏散的唯一手段。但超高層建筑的垂直疏散距離長,人員密集,疏散時間也相應大幅增加。
4
火災撲救難度大,對裝備手段的要求高
超高層建筑與普通建筑相比,其火災撲救難度相對較大。由于城市高樓林立,缺乏地面消防行動展開的場地,而且從國內現有的超高層建筑來看,外墻大多采用玻璃幕墻,破碎后極易造成地面人員傷亡,并對破壞地面的消防車輛及供水器材,加上外墻采用固定窗,消防人員接近起火點非常困難。
此外,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火災隱患,就是超高層建筑在施工期間的消防安全問題。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都較長,施工現場臨時動火多,用電量大,易燃、可燃材料集中。同時,消防設施未開通,缺少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只有臨時消防水源,一旦發生火災,不能保證消防用水的水壓和水量,消防撲救難度更大,尤其是在施工后期發生在中、高層甚至頂層的火災。
超高層建筑防火工作對策:
高層建筑的防火工作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立足自防自救,確保“小火滅得了,大火不發生,人員能逃生”。
1
加強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
通過加強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確保最大限度避免火災發生、一旦發生火災內部人員能疏散逃生。
一是超高層建筑管理單位應明確職責分工, 逐級建立防火責任制,制定崗位規章制度。
二是不得隨意改變建筑內的功能構造, 拆改建筑構件和消防設備,增加火災荷載。
三是要分層普及,重點根據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和工作人員從事不同消防工作的實際需求, 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切實提高人員消防工作素質。
四是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建筑內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 定期舉行疏散演習,熟悉疏散路線,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
五是建立志愿消防隊伍,制定切實可行的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 定期進行消防演練,完善高層建筑單位的自防自救體系, 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
2
加強固定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
一是要定期維保,消除故障。由具備資質的專門機構定期進行檢測維保, 及時發現并消除存在的故障,保證消防設施正常運轉。
二是要及時改造升級,不斷完善。進行改建或內部裝修將改變建筑內部環境,消防設施、設備也要進行相應的完善和補充。
三是要持證上崗,正確操作。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經過消防專業培訓并取得合格證,能正確熟練地掌握專業技能,懂得日常維護保養,能及時發現、排除影響設施設備運行的不安全因素。
3
加強消防設施可靠性的研究
保證超高層建筑固定消防設施在猛烈燃燒時仍然能夠可靠運行。
(1 )設置從底層至頂層的供水豎管,解決供水困難的問題。超高層建筑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普遍未考慮當地消防車輛的供水能力不斷提高和新型滅火劑的推廣應用的動態現實,大多未設置直通樓頂的固定消防豎管。發生火災后,一旦建筑內部消防水泵不能發揮作用,較高樓層的供水將無法實現。因此,可以在超高層建筑中設置直通頂層、覆蓋每一樓層的固定消防豎管,在各層設置消火栓接口,并在室外地面設置水泵接合器,每根豎管設置相應的止回閥, 可以在內部設施失去作用時確保供水不間斷。但應同時考慮研發新型材料和新型消防產品,確保應急管道、水泵接合器、水帶、接口的能夠承受足夠的壓力。消防檢測設備
(2 )盡量采用重力供水的常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確保火災發生后系統故障時也能保證火災延續時間內滅火的用水量。在以往的超高層建筑中, 水池基本設置在地下,高區供水通過轉輸實現。廣州電視塔(高610m, 主塔高454m)除在地下室設置612m3 的消防水池外,還在塔樓上部設540m 3 的消防水池。除最高一個豎向分區采用臨時高壓供水系統外, 其余分區通過屋頂和中間減壓水箱重力自流保證水壓和整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室內消火栓系統用水量,即使消防配電有故障,供水仍然可以保障。該系統后來在廣州西塔、東塔等超高層建筑中廣泛使用, 完全值得推廣。
(3 )開辟新型的疏散通道,實現多途徑疏散,解決高層建筑疏散困難問題。目前國內超高層建筑主要通過樓梯進行疏散, 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將全部人員安全疏散。應開辟其他疏散渠道,加快疏散速度。一是要研究利用普通電梯進行疏散。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通過電梯輔助疏散至少可以節省20%的疏散時間。廣州電視塔由于中間兩段之間沒有具體使用功能,垂直距離超過100m,因此將普通電梯按消防電梯要求進行設計,在各功能使用層及避難層(屋面層)均設有出口,在火災情況下可作為疏散電梯使用。二是增設專門的疏散電梯和樓梯,這些樓梯和電梯只在避難層、 頂層及首層開設門,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單獨的UPS電源和供電線路以及與其他功能部位采用有效防火分隔達到較高級別的安全系數, 確保人員疏散的安全。三是開發新型的逃生工具。如美國最近成功開發的具有“強吸附”和“易脫附”性能可供人沿建筑外墻逃生的仿生壁虎腳;中國科學家利用空氣阻尼原理開發的無需經過培訓、無需專人操控即可在斷電情況下實現多人次、大流量、快速逃生的無電人力驅動、 外掛式緩降電梯;美國的科研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像手風琴一樣張開、一次可以運送30人快速安全地降落到地面的外掛電梯系統等。
(4 )設置專門的供氣管道,保證內攻的順利進行。我國消防部隊目前裝備的呼吸器主要以空氣呼吸器為主,其最大的不足就是供氣時間短,需要經常更換氣瓶,無法滿足長時間作戰需要。據資料介紹,美國等國家在高層建筑中設置空氣呼吸器充氣系統,其原理與帶水泵接合器的室內消火栓系統類似。使用時,空氣充氣泵直接通過建筑首層外墻部位預留的充氣接口對充氣系統供氣,消防員內攻時可通過樓層的充氣插頭對空氣呼吸器充氣,提高了內攻人員的安全性。
(5 )研發新型的滅火工具,突破外部救援高度限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開發消防直升機。有生產企業嘗試在直升機上裝配了消防水炮、救援吊箱等滅火和應急救援器材。經試驗驗證, 機載消防水炮的水平作戰距離可達50~100m,救援吊箱可疏散人員近50人,能有效應對超高層建筑火災救援,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標簽:
- 上一篇:消防檢測儀器|建筑消防設施的作用及分類要求
- 下一篇:消防監督檢查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