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強制性國標《住宅項目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的對比及變化
- 倉庫高頂煙感探測器測試快速便捷方案探討
- 預作用閥組模塊安裝問題:挑戰、應對與優化
- 商場、市場消防安全風險檢查92個關鍵點
- 一般的消防設備有哪些?哪里能看到這些設備?
- 消防水幕噴頭阻斷輻射熱檢測設備:技術挑戰與應用前景
- 防火卷簾控制柜消防施工標準探討
- 消防設備檢測工作對安全有什么要求?
- 如何進入消防檢測行業?:職業發展路徑與行業洞察
-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2018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8910580194,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行業動態
消防救援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加強火災防控宣傳工
- 作者: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1-03-05 09:50:33
- 來源:http://www.czhuaxialy.com/
- 點擊:716
消防救援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加強火災防控宣傳工作的通知
消防救援局辦公室關于加強火災防控宣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消防救援總隊:
為深刻汲取近期山東、山西、內蒙古、云南等地相繼發生的較大亡人火災事故教訓,充分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進一步提升公眾消防安全素質,現就做好火災防控宣傳工作通知如下: 消防檢測設備
一、提升政治站位,增強做好火災防控宣傳的責任感、緊迫感。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消防救援隊伍三年改革過渡期的收官之年,當前又正值節后生產經營單位集中開工、學校集中開學等特殊時期,火災防控壓力大,消防宣傳任務重。各地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政治責任,充分認清當前消防宣傳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強化做好當前火災防控宣傳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各總隊、支隊近期要召開研宣議宣會議,分析研判當前火災形勢,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宣傳措施。要結合當前節后復工復產復課等重點時期,豐富宣傳載體,創新宣傳手段,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宣傳熱潮,以實際工作成效為全國“兩會”營造良好消防安全環境。http://www.czhuaxialy.com/
二、強化精準宣傳,全力預防與遏制小火亡人火災事故。各地要找準問題癥結,制定有針對性措施,形成一輪聲勢浩大、覆蓋面廣的宣傳熱潮。要開展安全大提示。協調當地主流媒體、新媒體,開展安全生產生活、規范用火用電消防安全常識宣傳教育,協調廣播、電視播發消防安全專題,滾動播出消防安全字幕,利用新媒體發布消防安全提示。要開展案例大警示。梳理近年來亡人火災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和火災情況復盤演示動畫,在各大主流媒體、新媒體廣泛發布,以案說法、以案明責、以案警示,提高火災防范意識。要開展消防大學習。大力推廣應用“全民消防安全學習云平臺”,推動社會單位開展線上消防安全知識學習和答題競賽,不斷擴大教育覆蓋面。要結合當地實際,深入企業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聯合教育部門開展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智淼消防檢測儀器
三、加強面對面宣傳,提高社會化宣傳針對性。各地要開展“敲門行動”。組織基層指戰員、宣傳員、網格員,深入社區、單位、家庭、沿街店鋪、群租房等場所,面對面宣講火災危害,普及消防安全常識,組織滅火和疏散演練,提升防火知識和自防自救能力。要開展“入戶提醒”。廣泛發動社區工作人員、社區民警、消防志愿者、熱心消防公益事業人士走街進巷、入戶提醒,面對面宣講消防常識、幫助查找火災隱患,自覺清理樓道、清理陽臺、清理消防車通道,消除火災隱患。要開展“上門培訓”。組織人員深入社會單位,督促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開展消防安全基本技能實操實訓和應急疏散演練,確保員工懂得本場所火災危險性,會報警、會逃生、會撲救初起火災,全面提高單位防控火災能力。
四、創新宣傳形式,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各地要加強宣傳策劃。結合當地火災特點,制作主題突出、易于傳播的火災案例警示宣傳資料和H5動畫、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分場所、分媒介廣泛發放、張貼、展播,形成宣傳熱潮。要豐富宣傳載體。推動社會單位和社區利用電子屏、微信群、內部廣播、宣傳櫥窗、標語、橫幅、海報、掛圖等開展防火常識和自救逃生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要延伸宣傳觸角。深入鄉鎮農村主要街道,設置消防宣傳欄,噴涂直觀持久、針對性強的宣傳標語,利用“村村通”大喇叭錄制消防宣傳音頻,常態化提示農村消防常識。
消防救援局辦公室
2021年3月1日
以上內容參考自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網站,僅供交流,依據以上內容所做的任何決策、作為或不作為,后果由行為人自行負責。
標簽:
- 上一篇:技術交流 | 中小學校的建筑電氣與智能化設計
- 下一篇:消防噴淋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